高中教育如何转型?【会刊】
摘 要
上海和浙江自2014年试行高考新政,到2017年将形成一个完整的试点周期,事实上高考新政已经对两地高中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仅成为全国省、市、自治区深化高考改革的政策范本,还成了指向学生个性成长的高中教育全面转型的实施纲领。
在高考新政的引领下,上海和浙江两地的高中教育:在育人模式上,从过度重视学生选拔向丰富学生选择机会转变;在育人方向上,从高度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向强化学生成长的过程指导转变;在学科建设上,从全学科均衡发展向加强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建设转变;在学校管理上,从规范管理向精准管理转变,从统一评价向个性发展转变。
高考是高中教育的指挥棒,它不但决定高中生的升学,还引领高中学校的办学。
长期以来,高考科目的统一性和高招模式的单一性,成为制约高中学校特色办学和高中生个性成长的主要因素,高中学校的千校一面与高中生的个性缺失成为高中教育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
从2014年开始在上海和浙江试行的高考新政,无论是高考学科的自主选择与组合,还是考试时间与次数的政策设计,都为高中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更多的选择机会,表现出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政策意图。
然而,要把决策中的政策红利,转变成现实中的教育机会,还需要高中学校在充分理解高考新政的同时,系统重构学校的育人模式,把高中办学从追求“选拔中的唯一性”向“选择中的多样性”转变,最终实现学校特色办学与学生个性成长的改革目的。
1
以上海和浙江作为试点单位的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把高中学校育人模式的改革作为高考新政的主导思想,而且还希望借此推动高校招生能力的提升和招生模式的优化,从而把高中教育从传统的高考和招录模式下解放出来,把高中教育的育人功能释放出来。
改革高考制度是为了更有利于高校招录人才,还是促进高中教育健康发展,这是历次高考制度改革的争论焦点。其实,在高中教育的性质认定上,也总是处于育人和选拔的两难之中,从教育的本质而言,育人肯定是高中教育的使命;但从教育的功能来讲,为高等学校选拔优秀生源,不仅是高中教育的任务,还是高中学校育人成果的集中表现。
因此,从逻辑上讲,只有首先发挥了育人的功能,才可能为高等学校培育出真正优秀的学生。但在实践中,为了在选拔中取得好的成绩,不得不让高中教育的育人使命屈服于选拔功能,甚至不惜牺牲育人使命,换来在选拔中的好成绩。因此,把选拔建立在育人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让育人屈服于选拔,这是新一轮高考试点改革力求达到的目的,也是上海与浙江新高考方案最重要的政策目的。
传统的高中教育倾向于完成选拔功能,使高中生的学习目的不是成为优秀的自己,而是如何在选拔中取得比别人更优秀的成绩。
与之相应,在传统高考体制下,学校和学生都会按照标准的考试内容塑造学生,甚至不惜在学习过程中“牺牲”学生的个性。高考新政将高中教育定位在人才培养上,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认识并肯定自己,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教育机会,从而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当然,只要成了最优秀的自己,那在选拔中就一定能够取得属于自己的最好成绩。于是,整个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以牺牲学生个性换取成绩,而是通过富有选择性的教育,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不论是浙江还是上海的高考试点方案,都在扩大教育的选择性上做文章,让高中教育成为学生个性成长的资源,而不是让高考内容成为学生成长的标准。
当每所学校和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爬到高考成绩这个金字塔的更上一层时,大家就容易忘记攀爬金字塔的目的。在高考新政里,首先打破的就是高考状元这个金字塔塔尖的神话,在上海市的新高考方案中,高考学科组合是20种;在浙江省的新高考方案中,高考学科组合是35种。
更有意义的是,这些不同学科组合在高招录取时都对应着完全不同的专业或者专业组合,所以不同学科组合之间也不具有可比性。于是,每年受到高度关注的高考文科状元和理科状元没有了,20种或者35种学科组合的高考状元在理论上似乎还存在,但由于不同学科组合的不可通约性,在实践中也会被大家淡化。当金字塔的塔尖荡然无存时,整个金字塔对高中学校和高中学生的吸引力也就减少了,回归高中教育的育人功能,回归高中学生的个性成长,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高中教育的应有之义。
高考新政最大的特点是,为学生选择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就为学生的个性成长铺就了多条道路。这就意味着,高中教育的育人模式,要从现在帮助学生在教育选拔中更上一层楼,逐步转型到在学科学习上更有兴致。在学生要么选择理科,要么选择文科的情况下,学校除了为学生提供理科与文科的课程组合之外,还要为如何激发学生学好理科或者文科课程费尽心思,虽然学生选择了理科,谁能保证其对物理、化学和生物有着同样的兴趣呢?既然学生在学科学习上没有了选择权,学校就不得不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上承担更多的责任。
当学校要为学生提供20或者35种学科组合课程时,高中学校首要的教育任务,就是保证学校学科课程的多样性以及相同学科课程在不同水平上的丰富性。于是,学校中可能少了学生因为竞争而出现的奋斗场面,却多了学生因为选择而带来的主动投入。
2
在上海,学生可以从6门学科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学科,学生就拥有了20种高考学科的组合权。在浙江,学生可以从7门学科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学科,学生就有了35种高考学科组合权。在浙江省招生方案中,学生更是拥有了填报80个按照专业区分的平行志愿的权利。
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学科组合和专业选择,与原来只需要在指定的科目上考个好成绩的高中生活相比,高考新政带给学生和学校的变化是巨大的,不只是在学习方法上的变化,更是在学习方向上的改变。
传统高考关注学生的选拔水平,高中学校自然关注学生的选拔能力,最终结果就是大家涌向高考的独木桥,形成千校一面与学生无差异培养的局面。高考新政则另辟蹊径,除了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之外,还通过全新的制度设计,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选择机会,与此同时加强对学生发展方向的引领,锻炼和考验学生的选择能力。
不论是高考学科的选择,还是专业志愿的填报,都旨在提高学校对学生成长方向的引领水平,旨在培养学生对自我成长方向的掌控能力。
学校要引领学生成长的方向,就意味着要为学生学习和成长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从而推动学生的个性成长。学生掌控自我成长的方向,就意味着学生要在选择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选择能力,从而推动自己主动成长。
前者需要学校变革育人模式,并根据学生的选择和需要配置师资和相关教育资源。后者需要在选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由于选择过程又必须以具备选择能力为前提,这就成了大家批判上海和浙江高考改革方案中,赋予学生自主选择高考学科和大学专业权利的主要原因。
为了帮助学生自主而又最优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高考学科和大学专业,浙江和上海的高中学校普遍强化了对学生的生涯指导,除了为学生开设生涯指导这门课程之外,还在学校创设各种各样以选择为特征的学习机会,如请当地行业领袖到校演讲,要求学生利用假期体验不同职业的生活,在学生社团中也加入了各种各样的职业体验活动。
在实施高考新政的前一两年,学校与学生并没有把选择机会用于提高自己的选择能力,从而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作准备,而是把选择机会用于获得更好的考试成绩,在选择过程中尽其所能地使用“田忌赛马”的策略。
事实上,当学生有了选择高考学科和大学专业的机会时,他们也不可能把这个机会都拿来做能力的提升和长远的打算,于他们而言,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仍然是阶段性任务,而且是不容忽视的任务。
在高考学科的选择上,很多学生选择了地理,因为在上海地理是最早开考的高考学科,大家都情愿早点考完这一门,然后聚精会神地学习后面的高考学科;也有一定比例的学生选择放弃物理,因为大家发现重点学校的学生选择物理的概率更大,这就导致在物理高考中获得高分的可能性变小了。
要把教育中的选择机会有效地利用起来,还需要打通高中学科与大学专业之间的通道,架起高中与大学的桥梁,让高中生不再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局限在高中阶段,而是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学科选择相关联,把自己的学科选择与专业学习相关联,把自己的专业学习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相关联。
这样既让高中生有了远大的人生理想,又能够避免因为人生理想的空洞与抽象而过早放弃。有了大学专业的选择和未来职业的体现,可以让学生在今天的学习上变得更加主动,更愿意投入;也让高中生的学科学习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未来的职业发展保持连贯性与一致性,从而破解高中教育中的应试困局,减少“高分低能”的可能性。
要把高中生的发展视野从“学科成绩”转向“自我成长”,挑战还不完全在学生身上,还在于高中学校对大学教育并不熟悉,高中教师对大学专业设置与发展趋势并不了解。当高中学校把自我封闭起来,看不到高等学校时;当高中教师把所教学科封闭起来,看不到大学专业时,并不是高中生不去寻找成长方向与拓展成长空间,而是被高中学校有限的办学视野和高中教师有限的学科境界遮蔽了。
此外,在学校推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过程中,往往发现学生兴趣特长与学科学习相分离,认为兴趣特长主要是艺术与体育,如唱歌、画画、篮球等,并不将兴趣特长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结合起来。
事实上,学科的学习也强调学生要有学习兴趣,但这里的兴趣主要是指对学习过程的享受与投入,较少强调对学习内容的痴迷,似乎认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爱好,天生就不可能超越对艺术与体育的爱好。兴趣与学科的两分,让学生觉得学科学习本身就是痛苦的,幸福与兴趣则来自于学科之外的兴趣特长上,学生若要感受到学习本身的幸福与快乐,只有在艺术与体育上才可能找到。
然而,若把艺术与体育作为一个专业来发展,绝大多数同学都缺少这方面的天赋,往往在进入小学高段或者初中时就放弃了。因此,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甚至具体到对物理、化学、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甚至培养他们对历史、政治、地理的学科爱好,让学生明白学科本身也是一种兴趣特长,而且这种兴趣特长更有生命力,不但可以延伸到大学中的专业学习,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到未来的职业发展中。
所以,引领学生的成长,远不只是为高中生开设一门生涯指导课程,而是要求高中学校有更长远的办学视野,高中教师要有更宽广的学科视野,如此才具备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的可能性。
3
在传统的高考体制下,学生哪个学科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个学科不能差,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偏科现象”,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都不会追求在单一学科上的“扬长”,更关心在单一学科上的“补短”,这就导致学校和学生都追求学科均衡发展,回避学科的内涵建设。
高考新政想要破解的问题,就是要尽可能把学校的千校一面变成特色办学,把学生的均衡发展变成个性成长,那就需要把传统的“取长补短”式办学和学习思路,转变成“扬长避短”式的办学和学习模式。
在高考新政下,学生可以在六或者七门学科中任意选择三门,那就意味着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回避自己的弱势学科,不必在自己不擅长的学科上花过多的时间与精力。虽然以前学生可以选择文科或者理科,但文科中历史、地理和政治是捆绑在一起的,理科中物理、化学和生物也是捆绑在一起的,只要有了“捆绑”,就必须走“补短”的这条路。学生可以在六门或者七门高考学科中自由选择时,他们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补短”,而是在可选学科中如何“扬长”。
尽管高中也是基础教育,要求学生对所有的高中学科都有所涉猎,但高中的学科难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小学和初中,要求学生把所有学科都学好,这对学生是很大的挑战,这也要求学科教师不能对高中学科内容有太多的拓展,更不用说进一步加大高中学科课程的难度了。
不管是上海,还是浙江的高考方案,都把学生有选择权的高考学科放在了高二或者高三,让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分批地参加自己所选学科的高考,这样他们可以在高考学科的学习上变得更加宽泛,也可以相比其他未选这个学科的同学理解得更加深刻。
在推进高考新政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学业负担变得更重了,尤其是从高二开始就进入了不同学科的高考状态,但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们对学科学习的反感程度在下降,既然这些学科是自己选择的,自然有义务要学下去和考下去;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再完全受制于所有学科都要“同步走”的约束,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把所选高考学科学得更宽更深,更能满足自己在这个学科上的求知欲。
在高考新政下,学生有了六选三或者七选三的权利,这项选择的权利给了学生个性成长的可能,也给了学校特色发展的可能。在传统的高考体制下,高中学校要么以理科为特色,要么以文科为特色,否则学校就走到了高考的边缘或者外围。在六选三或者七选三的新高考体制下,学生有了20或者35种组合,那就意味着高中学校也可以根据六门学科或者七门学科的不同组合,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在要么文科课程组合,要么理科课程组合的背景下,优秀的高中学校完全有实力把这两种组合课程都做好,从而在高中学校之间形成优、良、中、差的层级关系,或许这就是各个省、市、自治区不断涌现超级中学的政策背景。
一旦一所中学在文科或者理科上取得了绝对优势,就可以迅速地在全省范围内赢得生源优势,从而让自己获得做大做强的机会。但是,在高考新政推进的学校特色发展模式中,大多数高中学校都有了新的发展机会,超级中学要形成“赢者通吃”的格局面临巨大的挑战。
当学生可以在20或者35种课程组合中进行选择时,要保证每一种组合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或者让学校的每一种组合都不如别人,前一种情况会非常艰难,后一种情况也很不容易;前者是当前超级中学的挑战,后者是普通学校的机会。
因此,高中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特长,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学科组合,再转变成具有优势的学科组合,最后形成具有办学特色的学科组合。目前高中学校的千校一面,是高中学校走向成功的路径太少所致,在给了高中学校20或者35条通往成功的通道时,高中学校的特色办学也必将应运而生,哪一所学校走在前面,它的特色办学之路也就更加通畅。
4
在赋予高中生高考学科选择权后,学校自然就丧失了按高考学科对学生进行组合编班的权利,而学生也自然获得了自主选择高考学科组合的可能。于是,原本根据学校课程教学的安排来组合和管理学生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选择并组合高考学科的学习需要,让学生适应学校管理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而学校管理适应学生学习的时代悄无声息地来到了。
事实上,在高考新政试点学校中,随着学生对高考学科的自主选择以及高考学科的多元化组合,学校不论是课程编排还是教学秩序都变得格外混乱。在形式上,教师要在不同教室给不同的学生上课,而学生又必须去不同的教室上不同教师的课;在内涵上,由于每个学生选择的高考学科不一样,所以无法用统一的模式去要求他们;每个学生参加高考的学科和时间也不一样,也就无法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他们。
学生选择高考学科的必然结果是,学生从原本大一统的行政班中走出来,开始进入完全个性化的学科教学班里,走班教学模式就在高中学校落地了。大多数学校的教学管理都是以行政班为单位,最多细化到学科教学管理上;在学校开展走班教学以后,相对于这些高考学科,行政班的概念就不复存在了,教学的管理单元不得不从班级管理或者学科管理,下沉到以学生个体为单元,甚至要以学生个体所选每个学科为单位来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传统教务处工作人员的人工管理,难以承担起细化到每个学生及其每个学科的精准管理。随着高考新政的深入推进,试点学校都逐步引入了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借助于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大数据管理策略,在学校内实施对每个学生及其每个学科学习质量的精准管理模式。
高中教育的千校一面,不仅仅体现在学校育人模式上,也体现在学校管理理念上。为了取得更好的高考成绩,学校不但在课程的丰富性和教学的创造性上不愿走得太远,在管理理念上也以规范管理为主,乐于见到学生的统一性,而不是学生的个性。高考新政所追求的是,希望通过学生对高考科目和高考时段的选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个性,来体现学校办学的多样性,但这样的办学理念与当下高中学校的管理模式和架构是相冲突的。
于是,当学生充分行使对课程的选择权时,学校常规的课程开设和教务安排就变得非常艰难;当学生在学校里走班上课时,学校就显得非常忙乱。尽管高考新政希望看到的结果是学生一生一表,是学生的走班学习,是学生的个性成长,但要保障学生的个性成长,不仅仅是课程规划和生涯指导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校精准管理模式的建立。
当学生选择起来,走动起来,学校的管理就不能再采用“人管人”的方式,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要选择权的保障,也需要教育资源的培育,但更需要学校管理给予他们成长机会和自主空间。
在高考新政下,如果仍然依赖模式化的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德育管理和标准化的学籍管理,不但无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还会把学生的个性视为学校管理的挑战。为此,学校管理将从建立一个整齐划一的教育舞台,向搭建一个灵活开放的教育平台转型。在这个教育平台上,学生因为选择而自由,因为自由而自主。
在教育实践中,除了管理理念发生转变之外,学校管理模式也要随之改变,只有依托具有强大信息采集能力和数据管理能力的信息管理工具,才可能有效处理与运用由于学校的选择性教育和学生个性化成长带来的大量信息和数据,才可能真正做到让学校教育顺应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建立指向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学校育人模式,既是高考新政对高中教育提出的外在需求,也是高中学校实现特色办学的内在要求。但要真正实现育人模式的转变,达成学生个性成长和学校特色办学的改革目的,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生涯指导,引领他们从专注高中学科学习,拓展到大学专业选择和未来职业发展;也需要高中学校加强学科内涵建设,让高中的学科知识能够支撑学生将来的专业学习;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学校管理者能够转变传统的规范化管理理念,在学校重构精准管理模式,为学生个性成长和学校特色办学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第4期)
《中国教育学刊》阅读链接
教育使命
∣点滴随行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